济南农得利种业有限公司
Jinan Nongdeli Seed Co. , Ltd.
0531-83513701
(服务热线:9:00-18:00)

章丘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

发表时间:2021-04-21 15:46

一、播种前的准备

  1、大葱育苗畦

  要选用地势平坦,地力肥沃,灌排方便,耕作层厚的地块。茬口应选择三年内没种过大小葱、洋葱、大蒜、韭菜等作物的地块。

  2、施肥、整地做畦

  育苗畦要施用腐熟的土杂肥作基肥,每亩撒施2500公斤,浅耕20厘米左右,整平耧细。根据水源条件确定做畦长宽。一般长以25米,宽以1-1.2米为宜。畦埂高10厘米左右,底宽25厘米左右,踩实劈直。

  3、确定播种适期

  章丘大葱主要是秋播,幼苗越冬,开春早发。为了培育壮苗,确定播期非常重要。经多年实践证明,旬平均气温在16-17度为适播期,山东一般在秋分前后。如播种过早,葱苗越冬前长势过旺,来年可能先期抽薹,播种过晚,越冬容易冻死。播后生长期约90天,积温约为620度最为理想。所以掌握最适宜播种时期,充分利用冬前有限的光和热,为优质高产培育壮苗是极为重要的。

  4、选用良种

  俗话说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。要想取得优质高产选用理想的优质良种至关重要。根据各地气候土质,可优先选用杂交一号、杂交二号、金麦大葱、百脉葱冠、赛松葱霸及其他几个新品系,以前用过的大梧桐,气煞风及二九系,因连年繁殖,未得到系统提纯复壮,纯度严重降低。

  二、播种及苗期管理

  1、精细播种

  要先做好发芽试验,当年的新种子必须是发芽势(5天)35-40%。发芽率(12天)在90%上下。播种时可采用浸种催芽后播种。浸泡种时应在35度的温水中浸泡8-10小时后取出凉半天,拌适当的干细土或筛过的炉灰。在畦内水渗后撒种(每亩播量1.5—2.5公斤),为了加快播种速度,可先从地块中间量畦开始,起出覆土,放置在地外两侧畦边,拨每商施5公斤磷酸二铵和5公斤尿素作种肥,先撒小间待播的两畦,深锄使肥土均匀,耧平、耧细,放水到头,待水渗后撒种,将两旁畦内的干土拍打细碎,覆土0.5一l厘米,如此循环向两侧进行。

  2、出苗前后的管理

  播种后3天左右,畦面略有干燥及裂缝,能站人而不粘鞋底时,可穿平底鞋,用铁耙轻轻的将畦面耧平耧细,注意不要深耧,不要流划痕,这样上干下湿,上松下实,保温保墒、有利出苗。播种后6-8天出苗,待子叶伸直后浇水。

  3、幼苗期管理

  (l)幼苗生长前期管理:从播种出苗到冬前停止生长,生长期不过90天,天气渐冷,畦面蒸发量小,苗高5厘米后适当浇2-3遍水。冬前压冻水后,将事先备好的马粪或土杂肥、草木灰等薄薄的撒上一层,以不见地面但仍能见到露出的叶稍为宜。不要盖太厚,否则容易生热烂苗。葱苗越冬的标准是:**,平均单株高10厘米左右;第二,有两个真叶,一个心叶;第三,幼苗鳞茎基部直径0.3厘米左右,苗壮而不旺。

  (2)幼苗生长后期管理:翌年开春,葱苗的根系和心叶开始活动,可把冬前的马粪搂出来,然后用铁耙将畦面耧一遍,这样有利于保墒保温,促苗早发。

  天气渐暖,葱苗明显返青时,拔除杂草,适当晚浇返青水,浇后划锄,苗高15-20厘米时间苗、疏苗、补苗,保持苗间距4-7厘米,亩留苗12万株左右。由于有一定的营养面积,就能提高光合作用,使葱苗生长粗壮。

  5月份是葱苗生长旺盛期,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,要亩撤施尿素20公斤,接着浇水,同时防治病虫害,移栽前20天左右控制水肥,进行蹲苗以免造成徒长。壮苗的标准是:苗高50厘米左右,葱白长25厘米上下,白粗l厘米左右,单株鲜重40g左右,管状叶浓绿,单株不少于5-6枚,具有本品种的典型性状。

  春播苗田要突出“早”和“促”,其他管理同秋播:

  三、大葱定植

  1、定植前准备

  (1)选择地块应和育苗田一样选好茬口,并应地势高燥,灌排方便。

  (2)整地做沟:按80厘米的沟距开沟,沟向为南北向,沟深和沟宽各为30-35厘米,沟底再用长条镢刨宽约为15厘米、深25厘米左右的松土层。垄背拍碎踏实,防止栽葱时土壤塌落。

  (3)施基肥:分两种方法:土杂肥多时,可用普施法,即在开沟前将土杂肥均匀平撤在地上再开沟;土杂肥少时可用沟施法,即在开沟后撤入沟底:再将每亩尿素20公斤、磷酸二氨20公斤,均匀撤人沟底,刨松待裁。

  (4)起苗:起苗前,苗畦如过于则应先浇水,等干湿度适宜时再起苗。起苗时应尽量减少伤残,多留须根,剔除病虫危害严重、伤残以及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的苗,并根据苗的大小分出一、二、三级苗和等外苗,葱苗**随起、随选、随栽,葱苗不可放置过久,要优先选用一、二级苗,等外苗尽量不用。

葱苗分级标准(品种:金麦大葱)

  等级株高(厘米)克重(株)叶片(枚)葱白长(厘米)葱白粗(厘米)   一级60606601.5   二级50405251.0   三级40204200.8   (5)移栽期的确定:一般六月份移栽,早栽增产显著。栽入大田至少要有150天的生长期,才能满足优质高产的需要。经比较6月21日栽植的比7月6日栽植的增产32.5%,6月6日栽植的比6月21日栽植的增产41.1%,而8月8日栽植的比6月21日的减产29.2%。

  2、定植的方式方法

  (1)排秧:将葱苗每隔1.5米左右放置一堆,每堆三十棵左右,同一等级的葱苗放置在同一地段上,便于以后管理。

  (2)栽植密度:合理的群体结构,是保证优质高产的中心环节,既要靠群体夺高产,又要靠单株保质量:通过试验认为,每亩栽1.8万株左右为宜。即80厘米沟距,株距4-5厘米:栽植密度要和选用良种,培育壮苗,加强田间管理结合起来,才能收到**的成效。

  (3)水插:用二尺钩趟平刨松的沟底,即可放水,待水渗后立即插葱,左手拿适量葱苗,根朝下,右手拿葱杈(葱杈用带杈的树枝剥皮削光即可)用葱杈的分岔部分抵住葱根须,在沟中按株距一颗颗插下,叶面应与沟向平行。水插葱是章丘大葱独特的技术之一。

  (4)栽植深度:要上齐下不齐,葱苗心叶距沟面以上8厘米左右,过浅不宜培土,容易倒伏,影响大葱质量,过深不便缓苗,窒息不旺,甚至死亡。

  四、秋田管理

  秋田管理是指从定植后至收获前的整个田间管理。

  1、栽植后缓苗

  葱苗水插后在葱白周围留下一个孔眼,俗称葱眼,保留葱眼有利于根系的通风透气,要任其风吹日晒。葱苗定植后,原有的须根很快腐朽,4-5天开始萌发新根,半月后要适当浇水,以促新根发育,遇到汛期则要及时排水,最忌沟中囤水。

  2、植株盛长期管理

  缓苗后期,新叶开始缓慢生长,进入8月,天气渐凉,昼夜温差加大,葱白开始加长生长,为此需要开始追肥,**用腐熟的土杂肥2000公斤撒在垄背上,或用磷酸二氨20公斤,再撒尿素15公斤浅锄一遍,接着浇水,以促其生长。

进入8月下旬天气晴朗,光照充足,气温在20-25℃,进入管状叶盛长期,要追施速效肥、钾肥,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和钾肥20公斤,追肥后连浇两水,垄背干湿适当时放大锄,围葱棵,破垄平沟。

  9 月上旬气温降至20-22℃,正是葱白生长盛期,因此需要再追肥,数量同8月下旬,追肥后用大板镢给葱培土,培土要不埋心叶,使原来的垄背变为沟。培后立即浇水,以供葱白生长。

  9月下旬,气温下降至16-20℃。是葱白产量显著累增时期,也正是大葱成型前需肥的高峰期。根据葱白高度川大板撅培土,适当高培,培土要尽量减少伤叶,以免影响葱白产量,培土后还要追肥,数量按尿素20公斤、磷酸二氨20公斤或用过磷酸钙、碳铵等,施肥后用大锄锄深锄透,接着浇水。

  10月份平均气温在150℃左右,已到大葱生长温度的低限范围,此时管状叶及叶面积已达顶峰,并开始缓和,昼夜温差继续加大,叶身同化物质向葱白加快运输储存,已到产品形成盛期,此时田间管理重点是“水”字,强大的根系密布地表附近,显示对大量水的需要,要每隔6-7天浇水一次,浇足浇透并要在沟内分段挡坝,保持地内见湿不见干,充分灌溉的地块,叶色深、蜡质厚,叶肉充满粘液,俗称“葱鼻”,这是供水充足的象征;葱白也越发洁白有光泽,虽经几次重霜葱叶也不大垂萎,反之浇水不足的叶身黄瘦,产量质量大减。

五、收获与贮存

  1、适期收获

进入11月上旬,气温下降至8-12度,植株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,产品基本长足,应在立冬前后,早晨稍有冻时收刨,过早影响产量,不易贮存,过晚增加收刨困难,叶身受伤。

  章丘大葱的收刨,用长50厘米,宽4厘米的长条镢,顺葱行一侧,将培土掏空,然后深插根部以下,一镢刨两棵掏出来,刨出的葱每两垄放一坡,顺序平摊,凉凉水汽,下午收集成捆,运往贮存地点。

  2、冬季贮存

收刨后的大葱,水分较大,贴南墙下太阳晒不到的地方,南北向,每3-5捆一趟排成行,行间留0.5米的通道以便通风。10-15天后,解开葱捆晾晒1-2天,然后再根头取齐放回原处,竖直挨紧,这次要少留通道,甚至不留通道;天气寒冷时,外围可用干土埋上;遇雨、雪应用防雨工具盖好,以免存水腐烂。雨雪过后,及时掀开雨具:运输、食用时,不要过份挤压、揉搓或温度急骤回升,这样会使细胞大量破裂,失去食用价值。

分享到: